翻开包装,里头硬质卡纸塑形将配件分层收纳放置包裹,里头的给到东西有:水冷散热主体、三颗 12CM ARGB 风扇、灯光控制盒、INTEL & AMD 扣具背板、扣具螺丝、冷排风扇固定螺丝、一分三 RGB 连接线、一分三 4PIN 风扇连接线、灯光连接线、安装说明书及信仰贴纸。最新款龙神二代,除了外观及性能上的变化,也优化了连接方式,搭配有一个 FAN+LED HUB 简化冷头部分的连接线材,亦拓展了平台的使用接口,盒子通体金属打造,质感上乘,采用 3.5 寸 SSD 尺寸,通过底部螺丝孔位兼容安装。散热本体,通体黑色外观设计,搭配 360 的冷排规模,尺寸 121mm × 394mm x 27mm ,侧面 ROG 暗刻修饰,Asetek 冷排样式,目测配备有 12 条的水道,另有 240 版本可选。
软件为华硕Armoury Crate奥创智控中心,这也是目前华硕旗下大部分产品的软件控制中心。音效板块的可调节项非常丰富,可以对音频播放、录音、MQA、声道音量、混响、均衡器、虚拟环绕音效、低音增强、压缩器、麦克风等选项进行细化调节。灯光板块可以对光效进行设置,这款ROG 玩家国度 棱镜S EVA联名版 游戏耳机支持九种灯光效果,当然也支持与其他ROG设备进行神光同步。ROG 玩家国度 棱镜S EVA联名版 游戏耳机支持:恒亮、呼吸、闪烁、色彩循环、彩虹、音乐、声波、EVA 01、Aura Sync九种灯效,并且每种灯效都有进一步的细化设置。
最后机箱,联力最新推出的 Lancool III 鬼斧 2机箱,非初代的中塔尺寸,而是采用了全塔尺寸设计,具体尺寸为 526 × 238 ×5 23mm,外观延续初代 AIR 版本的设计风格,整体造型十分的刚硬,两侧的玻璃及电源仓为双开翻门式设计,且电源仓盖板为网面设计,方便安装电源的同时,也增加了机箱的进气规模,前置全网面进气开孔,内出厂预装三个 14cm ARGB 风扇 ,还蛮良心的,采用的是 4PIN 温控接口,规格为转速 300-1650RPM,最大风量 83.5CFM,最大风压 2.3mm H2O,噪音 33dBA,内置可拆卸风扇支架,亦支持 12cm x3 风扇安装,最大可支持到 420 的冷排规模。
里头左侧三条长的魔术贴扣带,其它位置上还有五个小号的,位置也都比较合适吧,利于玩家走线设计的,另考虑到自家产品的安装,主板开槽位置,设计有一个集线器安装板,下方则是两个可拆卸的 2.5 寸 SSD 支架,电源仓盖板的内测也还给到了三个 SSD 安装位,内部的电源安装长度上限则为 220mm,对应底部抽拉式防尘网,整体通过四个宽大厚实的脚垫支撑。最后测试部分,室内空调温度 27 度,机箱侧板封闭状态(前置冷排六风扇夹汉堡进风,顶部三风扇排风、尾部单风扇排风), 平台 CPU GPU 默认,内存 XMP 至 5600HZ,WIN 11 的系统。
ATX3.1的创新架构,模组化分流带来的高效散热空间,各种人性化设计让ITX装机难度降低适合入门小白,并提供定制的SFX电源和240一体式水冷组合套装减少装机兼容问题。极简风的设计理念下,可为中高端平台提供理想的性能释放空间,坐拥俊朗外表的同时,对日常办公,电竞游戏,轻生产力作业都可以轻松完成。斜杠青年mini的推荐配置为英特尔i3 i5普通型号,上至i5 12600k或i7 12700, AMD R3 R5,上至R7 5700X,显卡6500XT或RTX3050,上至RTX3060/3060Ti,6600/6600XT短卡,散热240一体式水冷或高度在122mm以下的风冷,M.2 SSD,SFX小电源。超频小超即可,推荐默认使用,毕竟这个年代超频带来的收益太小。
电源整体尺寸为140 x 150 x 86 mm,内置12cm流体动力轴承风扇,LAMBDA认证,配合Hybrid Silent fan Control技术可一键开启风扇智能Eco模式,在低负载条件下,还可实现风扇停转,0噪音输出。内部全日系耐高温105℃电解电容和固态电容,高达92.86%的转换效率,输出波纹<20mV,12V输出上下波动小于0.5%。同时采用针脚与高密度铜柱在PCB上达成无导线连接技术,更好的增加散热引流面积,延长零件使用寿命。通过了Revolt Pro Link认证,可确保提供100%的兼容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全模组设计,提供了一个18+10Pin连接口(用于主板24Pin接口)、5个8Pin连接口(包括CPU和PCI-E)、4个6Pin的SATA和D型供电连接口。
与RTX 3070 联名显卡不同,改进的大尺寸接触底座直接全覆盖到了显存,GPU 核心散热与显存一视同仁,整组散热器搭载6根6mm热管. 最中心位置的三条热管在近核心侧的散热片位置先以C型弯折并彻底贯通,让两则的鳍片充分协助提高散热效能,在散热的设计上,可谓诚意满满。主机散热系统 以上下对流+后进风道为主,顶部安装三只利民TL-C12 PWM 风扇出风,C12 有着不错的风压性能,利用较高的风压让机箱内部快速形成负压对流。后进风考虑的是给CPU 辅助降温(补充冷空气),如果后进添加一只12cm风扇 (或者同时底部添加进风风扇)降温效果将会更好的,但考虑整机以纯对流 散热为主,期望尽量减少灰尘的入侵。
装全白主题的机器真的是会上瘾,为什么呢,因为好看,白色就是好看。作为颜值装机党,帅就完事了。这次呢,带来了一台白色主机,采用了追风者的机电散白色全家桶,加上微星Z690刀锋钛,影驰的HOF pro内存以及华硕的白猛禽,外观上就很白白嫩嫩了。性能上12700K作为核心,32G内存,3070的配置应付日常绝大多数的应用完全没有问题。整机的光效搭配上依旧选择了清冷色系,毕竟最近辣么热的天气,清冷的色调更能让人燥热的情绪平静下来。机箱选择了追风者新推出的ATX中塔机箱G360A,G360A一共推出了黑白两个配色,本次装机使用的是光影白,白色全金属的金属外观,搭配侧透面板,整机尺寸为455*200*465mm,相对来说还是非常紧凑的。
卸下冷头,我们终于揭开了定制RTX3080水冷模块神秘的面纱。一体的散热器,上盖两个散热风扇,分别连接显卡PCB上两个风扇接口。这种连接模式也让人对这块显卡的具体规格有了初步的判断,Corsair One原装RTX3080 10G特写。相比错综复杂的CPU主板仓,卸下GPU整体并没有太大难度,显卡背面特写。相比前代,本世代显卡配备了金属背板。进入DDR6世代,这种设计还是有它的必要性的;卸下背板,一共6颗螺丝。果然在显存位置增加了导热硅胶。Corsair One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RTX3080的生产商有华硕与同德两家,官网的vBIOS也同时提供了2个版本。我这台机器的RTX3080,应该就是ASUS版本了。
四条DDR4内存插槽,使用双向卡扣设计,标称支持最大128GB(4*32GB)的DDR4-3200内存,支持双通道和XMP,标称超频支持达到5200MHz以上。主板下方部分覆盖了大面积的散热装甲,第一条为PCIe 5.0 x16插槽,由CPU提供,包边加固设计,其下两条为全长PCIe 3.0,由Z690芯片组提供。主板后方I/O挡板的颜色为白色,与正面装甲保持一致。接口数量和种类丰富,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美商 MP600 PRO LPX 1TB,带有铝制散热片,PCIe 4.0接口,最高能达到7100MB/s连续读取速度,5800MB/s连续写入速度。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3风扇设计,白色外观。显卡背面一览,金属材质,表面做了金属拉丝、喷涂等多种表面处理。
Lumen S24 RGB提供了intel和AMD两家扣具,RGB版本附带了两支120mm RGB风扇。Lumen系列还有S28和S36两个规格可选。散热表现应对12490F默认也是足够了。看似深灰的分形工艺冷头下是是可寻址RGB灯珠,灯盖可以根据安装不同调整安装角度。电源方面我选择的是振华 Leadex HG 750W 金牌全模组电源。振华 Leadex III 附件如图,四颗自拧螺丝好评。测试方面,调整了一下CPU倍频,手动调整到4.6GHz。内存拉到5800MHz的基本盘,我也是好想尝试一下微星的B660M Max。IO位于上面的铝面板,采取了对称式的设计,带LED的开机键,USB3.2 gen1 Type A两个,USB3.2 gen2 Type C 一个和一个3.5mm HD Audio 接口。对于ITX机箱而言,IO算相当丰富。
鑫谷斜杠青年mini机箱的装机展示,这款机箱外观上形似“咖啡机”、“鱼缸”,采用三面侧透的双曲面钢化玻璃+阳极氧化铝外壳,内部钢制框架,在外观上有独到的设计语言,适合摆放在桌面上,颜值在线。斜杠青年mini机箱内部采用ATX3.1架构,显卡垂直布置,散热方面采用模组化分流设计,有效解决ITX机箱积热的问题。硬件方面采用英特尔12代平台,银白配色方案,主板选择了华擎 H670M-ITX/ax,显卡方面选择了影驰 GeForce RTX 3060 金属大师 Mini(FG),内存搭配宇瞻暗黑女神NOX DDR4白色款,电源是来自鑫谷的昆仑KL-M750G 冰山版,散热器采用了追风者 GLACIER ONE 240M25 光影白。
通过HWiNFO64参考的传感器参数,处理器温度平均88.7度,封装功耗平均99W;显卡平均温度80度,平均功耗稳定在200W上下。显卡温控表现不错,处理器温度略有些高,顶部和底部分别再增加一块风扇,整体表现应该会更好些。机箱表面温度以及显卡发热温度参考红外测温仪,机箱表面最高温度33.8度,出风口最高温度45.4度,显卡表面最高温度53度。综合来看显卡散热控制的不错,处理器因为显卡的原因,吃冷风相对较少,后期可以通过增加两把散热风扇去进一步调控温度。乔思伯D30是一款比较中规中矩的白色M-ATX机箱,兼容性很强,支持240水冷和旗舰风冷,白色外观适合小清新风格的用户。正面侧面都简洁明了,前后面板均为喷砂工艺的铝镁合金,手感很好,不过整体框架结构略有些单薄,侧板倒是用料十足。
对A卡优化比较好的极限竞速系列,最高画质下平均帧率可以达到183帧,降低画质能到230帧,基本是达到了2k高刷电竞的天花板了。古墓丽影:暗影平均帧率117; 孤岛惊魂5:平均帧率148;战争机器5,平均帧率89;刺客信条:奥德赛,平均帧率88。如果适当降低下画质,大部分不支持FSR的游戏也可以跑满高帧率,不过目前算上1.0和2.0版本,也有100多款游戏支持了,后续我更期待2.0版本的更快速的普及开来。这对于玩家们来说,就是直接免费提升的性能,游戏市场也有更多的可能。AIDA64拷机测试,运行时长31分钟,主板温度稳定在52度,CPU温度稳定在90度,希捷酷玩530温度稳定在41度。
内部结构一览,支持ITX和MATX主板,顶部预留了电源线的走线通道,主板的接线也可以走这条内部通道。侧面提供了双2.5固态或者机械硬盘的安装位置,同时这个位置也可以挡住凌乱的电源线,起到很好的视觉遮挡作用。双M2插槽,WiFi6、M2散热马甲,接口方面提供了2.5G网络接口、前置Type-C USB3.2 Gen1,内存插槽最高支持DDR4-4600。电源来自安钛克NE850白色金牌全模组,7年换新,采用的电源线也是扁平线设计,质地偏软,理线也比较轻松,不过可惜的是并没有采用白色涂装。电源来自安钛克NE850白色金牌全模组,7年换新,采用的电源线也是扁平线设计,质地偏软,理线也比较轻松,不过可惜的是并没有采用白色涂装。六热管单塔散热器,鳍片采用了回流焊工艺,同样采用了逆重力热管.造型上颇有一些艺术感。
相比起微星自家旗舰的Z390 GODLIKE主板硕大的盒子,这款微星Z390 GAMING PLUS包装显得有点朴素,毕竟定价对位不同,也就不能强求有多棒的盒子了。拆开盒子拿出主板本体,红黑配色非常抢眼,一眼下去,感觉该有的部分都有,没有短斤少两的样子。把盒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拍一下全家福(显卡就不是附赠的了)。配件不多不少,驱动盘、说明书跟挡板等基本配备都齐了。微星在所有产品中都放了一封致谢信,还是比较暖心的。熟悉的LGA 1151插槽,从外面看有9颗封闭电感,上方两相供电的MOS管裸露在外。两条PCI-E x16槽,一条经过了金属加固,在最近的新主板上金属加固槽比较常见,中间是CNVI无线网卡模块插槽,下方则是支持2280规格的M.2插槽。SATA接口处采用了异形设计,凹进去一块,使得机箱内走线更方便,SATA线与前置USB接口线不用弯曲得很厉害也可以有比较干净的走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