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具有不错的清晰度;事实上,它是我们测试过的最好的产品之一,整体上可与竞争对手适马匹敌。然而,虽然大多数变焦镜头在短端表现更为清晰,但索尼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在105mm处也同样清晰。在整个焦距范围,整个像场的清晰度始终保持一致,这使它领先于佳能和适马。不过,也有一些缺点。至少与适马相比,索尼在35mm和50mm的中间焦距有明显的清晰度损失;而备受推崇的佳能表现就更弱了。一旦缩小光圈一档,这三款镜头在24mm的表现类似,但在其他焦距处只有索尼和适马给人留下了印象。即使这样,也不能说这是索尼一大胜利,因为它在50mm和70mm处的外场区域其像散程度更高。
除了1.4倍放大倍率,佳能RF 100mm F2.8 L MACRO IS USM镜头还有另外一个独特之处:SA(spherical aberration)球面像差控制环。通过转动SA控制环,镜头可获得柔焦效果或老镜头类似的肥皂泡虚化效果。但在0.26米最近对焦距离(1.4倍最大放大倍率)下,即使操作SA控制环也不会产生效果变化。总体来讲,佳能RF 100mm F2.8 L MACRO IS USM镜头是一款极具特色但不值得现在购买的镜头。首先,现在RF 100mm微距镜头售价着实过于膨胀,佳能官方线上商城不放货来卖,经销商更是纷纷亮出自己强大的炒货能力。其次,进灰问题颇为严重,抽到奖的概率极高,出厂自带“L级”灰尘着实让人闹心。
自动对焦由环形超声波马达(USM)驱动完成。USM可将小型化的内部组件移动到光圈前。这也支持佳能实现全时手动对焦功能,以及支持全像素双核CMOS AF兼容性镜头。这款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标准的0.85米(2.79英尺),可提供0.12倍的放大倍率。镜头尺寸为88.6 x 105.4 mm (3.5 x 4.1”),重950克(33.5 oz)。整体相对轻巧紧凑,适合专业人士和狂热的业余爱好者使用。我们在5000万像素的佳能EOS 5DS R上测试了佳能EF85mm F1.4L IS USM。EOS 5DS R是佳能相机阵容中分辨率最高的单反。这套相机组合所达到的整体光学质量是我们所见过的佳能相机和EF卡口镜头组合中最高的,DXOMARK得分为49分。这就让它优于此前的最佳组合:5000万像素的佳能EOS 5 DR+手动对焦的蔡司Apo Sonnar T* 2/135 ZE。
将专业机型的技术下放到较低定位的相机是佳能的一贯传统,但将旗舰级相机的图像传感器直接赋予爱好者机型可能是第一次。佳能EOS R6相机搭载的201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与EOS-1D X Mark III所采用的传感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其中,EOS R6相机图像传感器ISO范围为100-102400,并可扩展至50-204800。与EOS-1D X Mark III相同,EOS R6相机可拍摄RAW、JPEG或HEIF格式图片文件。当相机开启HDR PQ拍摄功能,所拍图像会以HEIF格式进行记录。EOS R6相机采用了佳能第二代全像素双核CMOS AF对焦系统,1053个自动对焦框覆盖画面的100% × 100%(水平 × 垂直)面积(面部+追踪模式下)。在画面边缘,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依旧能够奏效。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对焦追踪时,拍摄目标不会跑出AF自动对焦区域。
EOS R5搭载了576万画点OLED电子取景器,该取景器可提供0.76x放大倍率以及100%视野率。相机取景器的默认刷新率为60fps,但用户可在菜单中将刷新率调整至120fps。总体而言,EOS R5提供了非常棒的取景体验。对于戴眼镜的用户,EOS R5相机眼点高度约为23mm。EOS R5相机的机顶布局与EOS R相机一模一样。具体来看,OLED肩屏可清晰明了地显示相机设置,肩屏旁边设有显示屏信息切换/照明按钮。此外,在切换曝光模式转盘之前,用户需先按下中间的模式按钮。
富士XF 16mm F2.8 R WR镜头采用了防尘、防滴溅的结构,在镜桶周围的九个点都做了防风雨的密封处理,这使其成为了我们测试过的所有镜头中,X-T3相机的最佳搭档。富士XF 16mm F2.8 R WR镜头具备了内对焦(IF)系统和近乎无声的步进式对焦马达。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镜头搭配X-T3机身时的自动对焦非常快速且准确。得益于内对焦(IF)系统,镜头的前部并不会在焦点上旋转,这对于任何想要在镜头上使用偏振镜或中灰渐变镜的人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从诸多方面来看,夏普8K视频相机与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4K摄像机非常相似。夏普8K视频相机在设计上非常的简约,仅具备非常少的几个物理按键及拨轮。夏普官方透露,他们希望为Vlogger视频博主设计制造一款简单操作且容易上手的视频相机。在谈到如何对该款相机的8K视频拍摄素材进行后期剪辑时,夏普表示视频代理文件的工作流程非常有必要,因为不是所有用户的电脑性能都足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