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海韵 PRIME 旗舰金 850W 全模组电源,外包装黑金配色,标注型号 GX-850,850W 80PLUS 金牌认证,官方给到十二年的质保时间,包装背面,展示本体展示,规格描述及负载曲线图等信息,相关附件包含有模组线、电源连接线、24PIN 短接插口、走线用的扎带及魔术贴以及相关说明书保修手册,另有一张联合Steam的充值活动(需要注册上传自己的装机照片)。标准 ATX 电源尺寸设计,具体 170×150×86mm ( L x W x H ),本体黑色为主,辅助银色电镀风扇罩修饰搭配,居中 PRIME 金属贴标,两侧同样带有 PRIME 金属贴标,海韵 LOGO ,带有下凹的进气开孔设计。
灯效方面,我们看到了华硕在ROG MAXIMUS XI APEX上将RGB进行到底,主板上的几处RGB灯效加上各种RGB硬件,再配合AURA的神光同步,为RGB爱好者带来“观感上的性能提升”。这样一块为超频而生的主板,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亦或是寻求灯效都不为过。但在搭配CPU的选择上,尽可能还是要选择Intel 9代i7和i9,以ROG MAXIMUS XI APEX的实力来说,不用上一块性能强大的处理器,的确是有些屈才了。如Z370 GAMER一样的包装,雷电般的三叉戟图案给视觉的冲击力十分强烈。内包装同样有logo,黑色显得低调。打开那个低调的盒子,露出我们今天评测的本体:影驰Z390 GAMER。相比Z370 GAMER的灰黑配色,这款的散热装甲使用了灰红的配色以及黑色的PCB,红色的线条有点像火焰,整体观感尚可,但是看久了感觉有点像京剧的脸谱。
选用 PGF 也是为了好看,感觉这卡的外观和这款机箱还挺搭的。另还给到有大量的 RGB 灯光性能(通过索泰自家的FireStorm实现灯光的控制,亦可选择灯光线,连接主板灯光同步)。鬼斧电源仓采用 MESH 网面设计,且支持翻开,便于电源的安装与模组线的拔插,且具备一定的透视效果,搭配电源选用的是海韵 PRIME 旗舰金 850W ,好看够用,采用全模组电,全日系电容,四代温控风扇启动,具备 12 年质保等。机箱菊花及背线效果展示,虽然机箱搭配有档线盖设计,但因为用了霓虹线,较占用空间,也没有后配定制线,所以基本也就不适用了,实际走线效果还撮合,能盖上侧板即可。
与以前的AirPods类似,将AirPods 3与支持的Apple设备配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将装有耳塞的充电盒靠近Apple设备,轻拂打开盖子,设备上将弹出一个显示AirPods的窗口。点按连接以完成配对过程。一些用户过敏或不喜欢耳塞进入他们的耳道。他们只是觉得很烦人。如果你是这些用户之一,那么AirPods 3适合你。它具有半开放式设计,适合你的耳朵,而不会深入你的耳道。因此,它佩戴起来非常舒适,并且不会像AirPods Pro那样为某些用户创建“压力室”。此外,AirPods 3非常轻巧,你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在佩戴它们。

正面照,官方图里面我看到这个机器的脑袋是凹进去不对称的,拿到手发现确实如此,这源于顶部外壳不对称设计,正面的IO隐藏在下面,中间这个六边形按键是开机。拆开后盖即可打开机盖,这个侧板的机械配合做得非常好,盖上不会松动,移除的时候也不会卡住,奇妙的intel机械设计。移除了两个侧板就能打开上盖,这上盖是掀开的,这个区域上有三个风扇,是这个机器的散热核心,飞龙峡谷的计算板是涡轮直排内部的(因为背面全是IO...)所以排热的工作就交给这些风扇了。电源的接口也在风扇这个模块上,上面还绑了一个东西, 不知道是滤波电容还是其他的什么。背面PCIE挡板使用了防脱落的设计,免得用户把这个固定挡板弄丢了。

与其他可能部分阻挡周围环境的真无线耳机不同,通过LinkBuds可以轻松听到外界的一切。更不用说,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设计也具有突破性的舒适性,因为没有任何东西会粘在我们的耳道中。它配有五对不同尺寸的合身支持者,因此绝对有一双适合你的耳朵。一旦你找到合适的,Linkbuds几乎将始终与你同在。此外,LinkBuds具有防汗和防溅功能。因此,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佩戴它,从海滩到咖啡馆,没有一丝不适或担心。如前所述,“甜甜圈”设计意味着环境声音始终开启。因此,我们始终了解周围环境,例如不轨的骑自行车的人或不体贴的行人,而不会影响我们的聆听体验。

显卡供电给了两个选择,直插(6+2)pinx2和90° 8pin歪脖子,应该是为了应对不同电源接口朝向的显卡,如果是linux的驱动策略的话,650W的电源是理论支持3090的,不过超频版就比较困难了。其实这个机器的绝配是RTX A6000等一系列专业卡,公版长度+严格的Bios策略+专业性能,可以完美发挥机器的工作站属性。打开计算板的盖子,可以看到内部的接口了,M.2都给了散热片,支持PCIE4.0硬盘,内存使用的是DDR4 so-dimm。还能透过散热片看到下面的LGA1700接口,有一个买了飞龙的朋友换了12400也用的挺开心,这一代的LGA1700确实是个相对上代非常大的优势。

ATX3.1的创新架构,模组化分流带来的高效散热空间,各种人性化设计让ITX装机难度降低适合入门小白,并提供定制的SFX电源和240一体式水冷组合套装减少装机兼容问题。极简风的设计理念下,可为中高端平台提供理想的性能释放空间,坐拥俊朗外表的同时,对日常办公,电竞游戏,轻生产力作业都可以轻松完成。斜杠青年mini的推荐配置为英特尔i3 i5普通型号,上至i5 12600k或i7 12700, AMD R3 R5,上至R7 5700X,显卡6500XT或RTX3050,上至RTX3060/3060Ti,6600/6600XT短卡,散热240一体式水冷或高度在122mm以下的风冷,M.2 SSD,SFX小电源。超频小超即可,推荐默认使用,毕竟这个年代超频带来的收益太小。

聚焦行情爆点,金银交易机遇尽在掌中
用户中心登记,凭MT5余额即可申请

5月超级行情蓄势待发,金银交易机遇尽现,进场布局正当时!

非农、议息来袭,交投浪潮迭起!
皇御环球诚献新客大礼,开户奖赏$50000!
叠加$28/手点差回赠,投资成本全行至低 !
赠金+点差回赠齐助阵,投资成本一降再降
接口部分,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足够日常使用,并且带有BIOS更新按钮和对应的USB接口。内存为宇瞻 暗黑女神 NOX 白色 DDR4 3600 8GB × 2,适合搭建白色风格的主机。内存顶部的导光带,面积宽大,导光效果不错。影驰 GeForce RTX 3060 金属大师 Mini(FG),FG是“For Gamers”的缩写,显卡非常小巧,长度仅为16.8cm,高11.5cm,宽4cm。整个散热罩为金属材质,质感满满。显卡顶部,有Geforce RTX的字样,下方为影驰logo。追风者 GLACIER ONE 240M25 光影白,包装正面有散热器照片,颜值很高。冷头部分,中间有追风者logo,带有磁吸设计,能吸住冷头盖板。 整体黑色主机还是蛮酷的,这个价位上的MPG VELOX 100R刀锋感觉还是非常能打的,自带四个RGB风扇够强。支持5V RGB,自带5V RGB的集线器,如果主板不支持的话机箱的I/O区域也有RGB灯光控制器。机箱内灯光效果,等待了很久的金士顿 D5 RGB的条子终于姗姗来迟。分形工艺这款一体式水冷的冷头也真是很好看。配件方面先聊聊,微星的这款MPG VELOX 100R刀锋机箱吧。之前并不是太关注主板品牌的机箱这块,但是最近也关注到各家主板厂商开始发力机箱、散热、电源这款。实际上手感觉MPG VELOX 100R刀锋在这个价位上做工还是很扎实的,4个5V RGB风扇。 显卡:为什么是ROG 1080ti Poseidon,手里有块用了两件多没上过水的,感觉有点可惜了还是上一下水吧。其次是现在上30系的感觉有点49年入国军的感觉,还是等等以后换水维护的时候直接上40系算了。风扇:为什么选联力积木,ARGB扇子里面,2代积木比1代加强了,看参数还行。主要还是线少,就算选无灯的,一般也需要10根线,选一般的灯扇则需要20根线。选积木的话只需要8根线就可以了,对于理线来说还是方便了很多。假组一下三冷排方案,图上这个方案是不行的,上置冷排会影响侧置的快拧的安装,后来实际是把前置和侧置旋转了180度来安装。 双8Pin的CPU供电可以满足玩家的高性能处理器的需求,当然我觉得B660主板还是搭配一些非K处理器会更好。真有钱上12700K、12900K这样的顶级处理器的话,不如还是直接考虑Z690好。微星 MAG B660M MORTAR迫击炮有DDR4和DDR5两个版本可选,我拿到的是DDR5版本。这一代的B660M迫击炮配置了两个2280 M.2接口,都支持PCIe 4.0 SSD。也都配置了M.2冰霜铠甲来帮助散热。I/O接口方面也是十分丰富,除了没有标配WiFi 6无线网卡之外接口还是非常丰富的。支持2.5G的RJ45有线接口日常传输也足够了。 华硕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外观设计延续了上一代产品,但也有不少更新的地方,更具科技感。主板接口保护罩,兼顾散热功能,上面印有Strix字样,还有文字和图形装饰。供电散热片部分,规模非常大,整体做了镀镍黑化处理,表面有波浪式鳍片设计,增加散热能力。Intel LGA 1700 CPU插座,支持第12代Core处理器。DIGI+VRM数字供电为11相供电设计。双DDR5内存插槽,搭配第12代Core处理器标称支持双通道DDR5-4800,最大64GB (2 × 32GB) 容量,标称超频达到6200MHz+。主板背面,带有一个M.2插槽,PCB上还印刷了一个ROG logo。金士顿 FURY Beast 32GB DDR5 5200。讯景 AMD Radeon RX 6500 XT 4GB 海外版,双风扇设计,采用了2把100mm直径的13片叶片风扇。 M.2接口一共有4个,全部为PCIe 4.0,并未和其它接口共享通道;散热片一共是3块,有一块负载2块SSD的散热。PCIe X16插槽有3个,第一条由CPU提供,支持PCIe 5.0,有金属加固,另外两条由Z690芯片组提供,只能提供PCIe 3.0 x4的速度,另外还有一个PCIeX1 3.0插槽。供电方面,采用了16(VCORE核心)+1(VGT核显)+1的配置,VCOR和VGT这17相都是直出,每相采用了最大承受电流达到75A的DrMOS。酷睿i7-12700K有8个性能核(大核)和4个能效核(小核),总计12核20线程,性能核频率3.6到4.9GHz,效能核频率2.7到3.8GHz。宇瞻的NOX暗黑女神,一套2条,2套4条,单条为8G,这样总计为32GB内存,总算插满了内存槽。 测试卡以默认的功耗,频率和风扇设定设置运作。性能测试为3DMark标准六件套,分贝计置位见前文测试平台照,取大致读数(约有1dBA波动误差)。功耗计插座取压力与待机测试中近稳定状态的大致读数(约有5~10W波动误差)。表内附带显卡标称的频率设定和功耗墙设置,以及测试中实际检测到的最高核心加速频率等数据供参照对比。由于这款显卡本身仅拥有双8-pin供电搭配340W的默认功耗墙和1785MHz的加速频率,性能标定并不算激进, 在性能也接近于其原型TUF Gaming RTX 3080的表现。 两档BIOS的风扇转速差异较大, 也使温差带来的实际加速频率的差异反映在跑分之中。 DMark跑分整体成绩延续了Intel在同级别对抗中占优的风貌,其中对应DX11测试的Fire Strike系列场景两者表现相当。但到了对应DX12测试的Time Spy测试场景中Arc A380相比RX 6400则有了两成多的大幅度领先。而对应重度光追测试的Port Royal测试场景中, RX 6400的4GB显存配置其实并未达到运行标准,更是被Arc A380以三倍的成绩爆杀。游戏方面的表现则较为有趣。在以对显卡性能有高需求的著称的赛博朋克2077中,RX 6400似乎也受到了显存容量不足的困扰,即使未打开光追并仅保持1080p中等画质的设定下。测试流程中也存在明显顿卡,平均帧率也只有Arc A380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