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安装 ILO 模块卡,ILO 功能作为 HPE 服务器的精髓,必须得上。有了 ILO 模块卡就能解锁“远程管理”。什么意思呢,配备了 ILO 模块的服务器只要给它通电通网,就能远程改 BIOS、装系统、开关机等等…,再也不用拖着显示器键盘来维护服务器了。内置 USB2.0 接口插上三星 128G FIT U盘,打算作为 ESXi 虚拟化系统的引导盘。PCIe 设备的话,因机箱体积限制,仅支持半高 PCIe 设备,且只有一个 PCIe 插槽。可以选择安装显卡或者安装拓展扩充卡。在扩展卡卡槽的 SSD 1 位置安装了 Intel S4510 960G 固态,作为 ESXi 的系统盘,SSD2 位置安装。Transcend 1T 固态,作为下载盘使用。机箱命名Shift,其一大特性就是支持形态切换,通过少许配件的支持便可同时支持多种形态,能在保证尽可能小的机箱体积的同时亦能提供尽可能大的硬件兼容性,兼具不错的工艺和品质除机箱以外,本次的电源和散热也同样来自追风者,其中也不乏新品,电源是采用海韵赋能的750W白金电源,散热则是采用全新设计方案的M25 240水冷,装机的平台的依然为AMD,搭配5900X的CPU搭配6900XT的公版显卡。
AirPods 3佩戴起来非常舒适。但是其中一个耳塞在我跑步时往往会滑出来。AirPods 3中没有其他AirPods提供的新功能是其皮肤检测光学传感器。它们可以更好地检测耳塞是否在你的耳朵里,因此当你需要与同事交谈时取出一个耳塞时,音乐播放会立即停止。AirPods 3使用自适应EQ。这种计算音频功能可自动将音乐的低频和中频调谐到耳朵的形状,以获得“丰富而一致的聆听体验”。但这也意味着没有均衡器设置可以让你自定义声音配置文件。
软件为华硕Armoury Crate奥创智控中心,这也是目前华硕旗下大部分产品的软件控制中心。音效板块的可调节项非常丰富,可以对音频播放、录音、MQA、声道音量、混响、均衡器、虚拟环绕音效、低音增强、压缩器、麦克风等选项进行细化调节。灯光板块可以对光效进行设置,这款ROG 玩家国度 棱镜S EVA联名版 游戏耳机支持九种灯光效果,当然也支持与其他ROG设备进行神光同步。ROG 玩家国度 棱镜S EVA联名版 游戏耳机支持:恒亮、呼吸、闪烁、色彩循环、彩虹、音乐、声波、EVA 01、Aura Sync九种灯效,并且每种灯效都有进一步的细化设置。
选用 PGF 也是为了好看,感觉这卡的外观和这款机箱还挺搭的。另还给到有大量的 RGB 灯光性能(通过索泰自家的FireStorm实现灯光的控制,亦可选择灯光线,连接主板灯光同步)。鬼斧电源仓采用 MESH 网面设计,且支持翻开,便于电源的安装与模组线的拔插,且具备一定的透视效果,搭配电源选用的是海韵 PRIME 旗舰金 850W ,好看够用,采用全模组电,全日系电容,四代温控风扇启动,具备 12 年质保等。机箱菊花及背线效果展示,虽然机箱搭配有档线盖设计,但因为用了霓虹线,较占用空间,也没有后配定制线,所以基本也就不适用了,实际走线效果还撮合,能盖上侧板即可。
NUC12 extreme本身有一定的工作站属性,所以没有为极致性能释放而设计,CPU烤鸡除了开头的一瞬间冲了高频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老老实实跑TDP,用起来也稳定。而换1240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次是实验室采购,还是别偷偷换芯了,免得以后麻烦。显卡这方面我觉得650W是足以跑3080的,如果是LINUX系统3090倒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能接受显卡跑起来的噪音,CPU并不是噪音的主要来源。左侧屏幕是小米去年出的4K校色显示器,因为偶尔需要作图,所以有一块总比没有强!但是该说不说,看惯了主屏240hz,副屏120hz,竖屏的60Hz真的难受,等出了120Hz秒换。
网卡为AX211,最新最强的intelWIFI6E无线网卡,有线网卡用的是Marvell的10Gbps万兆网卡,属于是非常强力的网络硬件配置,这个体积的ITX主板没有这么强的网络配置,要插卡体积就超了,只有原厂NUC能达到。CPU-Z和cinebench的测试,非常强悍的单核能力保证了12700的日常使用体验不会很差,8p+4e核心设计的多核能力也不差,一些Vray的测试,这个机器的主要用途除了游戏之外,还有一些工作站属性,作为试渲染机来说这个性能也是合格的,硬盘m.2 pcie4.0速度和USB-A接口的速度都是达标的。
与RTX 3070 联名显卡不同,改进的大尺寸接触底座直接全覆盖到了显存,GPU 核心散热与显存一视同仁,整组散热器搭载6根6mm热管. 最中心位置的三条热管在近核心侧的散热片位置先以C型弯折并彻底贯通,让两则的鳍片充分协助提高散热效能,在散热的设计上,可谓诚意满满。主机散热系统 以上下对流+后进风道为主,顶部安装三只利民TL-C12 PWM 风扇出风,C12 有着不错的风压性能,利用较高的风压让机箱内部快速形成负压对流。后进风考虑的是给CPU 辅助降温(补充冷空气),如果后进添加一只12cm风扇 (或者同时底部添加进风风扇)降温效果将会更好的,但考虑整机以纯对流 散热为主,期望尽量减少灰尘的入侵。
Jabra 已经扫描了 62,000 只耳朵,提出了这种设计,以确保它适合大多数耳朵。有三种颜色可供选择,包括金米色,黑色和钛黑色,其设计时尚而又微妙。在每个耳塞上,Jabra 徽标都位于一个看起来像吉他拨片的外部物理按钮上。球状主体直接连接到硅胶耳塞。Jabra Elite 7 Pro比其受欢迎的表亲Elite 75t小16%。事实上,当你将其放在耳朵中时,与Bose QuietComfort或索尼WF-1000XM4等相比,它不会从耳朵中突出出来。你可以使用 Jabra 的 Sound+ 应用程序(在 Android 和 iOS 上均可用)来确保耳塞具有合适的佩戴效果。该应用程序甚至会建议你更换一个耳塞上的耳罩。
鑫谷斜杠青年mini机箱的装机展示,这款机箱外观上形似“咖啡机”、“鱼缸”,采用三面侧透的双曲面钢化玻璃+阳极氧化铝外壳,内部钢制框架,在外观上有独到的设计语言,适合摆放在桌面上,颜值在线。斜杠青年mini机箱内部采用ATX3.1架构,显卡垂直布置,散热方面采用模组化分流设计,有效解决ITX机箱积热的问题。硬件方面采用英特尔12代平台,银白配色方案,主板选择了华擎 H670M-ITX/ax,显卡方面选择了影驰 GeForce RTX 3060 金属大师 Mini(FG),内存搭配宇瞻暗黑女神NOX DDR4白色款,电源是来自鑫谷的昆仑KL-M750G 冰山版,散热器采用了追风者 GLACIER ONE 240M25 光影白。
AirPods凭借开放式设计和佩戴舒适性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无线耳机之一,Apple的长杆设计系列无疑是最舒适的耳机,声音端口形状独特,可以坐在耳骨中,而不是压在耳朵上,这使得它们佩戴非常舒适,AirPods Pro更是如此。AirPods Pro 附带了耳塞设计,可显著改善贴合度,此外还带有耳塞贴合度测试,可准确测试出最佳贴合度。但真正使AirPods如此突出的是它们与Apple无与伦比的生态系统的兼容性,通过自适应声音,瞬时连接和其他很酷的功能提供无缝的可用性。
正面是青年引以为傲的双曲面钢化玻璃,恰到好处的弧形设计,让机箱内部三面可视。很轻松的将“青年”大卸四块,机箱主体,玻璃,背壳和上下塑料面板,内部架构一览无余。斜杠青年采用了ATX3.1结构,背部左侧自上而下是冷排位,右侧上部电源位,支持240冷排和SFX电源。正面安装主板和显卡,主板90°翻转IO向上,显卡竖直安装。上方是前置IO线材,已理好由显卡侧进入机箱,并预留充裕空间给主板IO设备的插入安放。下方预装了两个12025风扇,扇叶反向设计,为了让ARGB灯光一览无余而不被扇框挡住。整体风道下进后出,由下面的两个12cm风扇吸入冷空气,再由240冷排的两个风扇将机箱内的热空气吹出。
连接质量一直坚如磐石,我还没有经历过在屋外佩戴耳机断连的情况。这款耳机在连接方面是可靠稳定的。取下一个耳机暂停音乐,然后将其放回音乐恢复播放,这与AirPods的体验一样流畅,并且在Android手机上执行相同步骤一样很流畅。通话质量非常好,这要归功于另外两个麦克风,麦克风总数达到六个。当戴着口罩在户外使用耳机通话时,清晰度丝毫不受影响。Elite 85t支持无线充电,我们可以随时将充电盒放在充电板上充电。我们可以在3.5小时内充电至100%,它将提供大约28小时的播放时间。就像其他 Jabra Elite 无线耳机一样,它们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如果想要很多低音,我们可以调整耳机,以积极地发出低音端频率,12mm驱动器绝对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在降噪耳机行列,Jabra Elite 85t无线耳机一直名列榜首。但它们佩戴的舒适度也是一绝。捷波朗扫描了“62,000”只耳朵,并通过“先进的算法模拟器”运行设计了这款耳机。带泄压通风口的半开放式设计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耳朵内的压力积聚,而专有的硅胶耳塞可将耳机锁定到位。Jabra Elite 85t 无线耳机最好的部分不在于单一功能,而在于将全套功能组合在一起,以提供与 AirPods Pro 不相上下的易用性。我们从充电盒取出它们的那一刻起,它们就会连接到我们配对的任何设备,比我迄今为止使用过的任何一对无线耳机都要快。
前段时间,AMD一口气推出来三张全新的6000系显卡,Radeon RX 6650 XT, Radeon RX 6750 XT和AMD Radeon RX 6950 XT,分别主打1080P、2K以及4k分辨率下的高帧率游戏体验,这也是让我这个AMD老粉比较感兴趣,毕竟此现在支持AMD FSR技术的游戏越来越多,且AMD还推出了最新的FSR 2.O技术。而三月AMD推出了一颗全新的AM4处理器,AMD锐龙7 5800X3D,可以说是AMD目前最强的游戏处理器了,相对于5800X,5800X3D采用了AMD的3D V-Cache技术,封进了一颗64MB的7nm SRAM,因此L3缓存容量直接从5800X 32MB增加到96MB。不过5800X3D的基础频率要低于5800X一点。
稍早些时候ASUS华硕与知名高端散热器厂牌Noctua(那图儿猫头鹰)联名合作推出了一款RTX 3070显卡。 以ASUS原有的RTX 3070显卡产品为原型, 搭配了两颗Noctua NF-A12x25 PWM这一当下市面上顶级素质的12025风扇, 并重新设计了更大规模的散热片。 虽说这款卡毫无意外地拥有极为出色的温度和静音表现, 但这样强强联合的散热设计对于公版功耗标定仅220W级别的RTX 3070而言不免有些大材小用。 好在两个厂牌之间的合作并未止步于此。 这次再度携手, 为性能定位且散热需求更高RTX 3080也推出了一款联名产品: ASUS GeForce RTX 3080 Noctua OC Edition (RTX3080-O10G-NOCTUA)。
通过HWiNFO64参考的传感器参数,处理器温度平均88.7度,封装功耗平均99W;显卡平均温度80度,平均功耗稳定在200W上下。显卡温控表现不错,处理器温度略有些高,顶部和底部分别再增加一块风扇,整体表现应该会更好些。机箱表面温度以及显卡发热温度参考红外测温仪,机箱表面最高温度33.8度,出风口最高温度45.4度,显卡表面最高温度53度。综合来看显卡散热控制的不错,处理器因为显卡的原因,吃冷风相对较少,后期可以通过增加两把散热风扇去进一步调控温度。乔思伯D30是一款比较中规中矩的白色M-ATX机箱,兼容性很强,支持240水冷和旗舰风冷,白色外观适合小清新风格的用户。正面侧面都简洁明了,前后面板均为喷砂工艺的铝镁合金,手感很好,不过整体框架结构略有些单薄,侧板倒是用料十足。
操作过于频繁,请拖动滑块完成校验,再重新提交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