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模拟炎热夏天的室内环境作为测试条件,可见 这张ASUS GeForce RTX 3080 Noctua 联名显卡在散热与静音方面确实做到了极致,5900X 是出了名的积热严重的一款CPU,同处一室的情况下双烤 GPU仅仅只有68°,另一个同样是发热大户的DDR6X 显存则维持在80°,这时风扇转速仅有1000 转,还是在Q 安静模式下的性能表现,如果切换到P 性能模式,相信温度则能进一步下降,完全符合这套散热方案所描述的低温低噪的表现。
在售的 Gen10 Plus 服务器一共有两个配置,我入手的是最低配置的机器,G5420 CPU + 8G ECC RAM,这个配置我觉得不太够用的。到手即对服务器进行硬件升级。CPU,LGA1151 接口,第 8/9 代的 CPU 都支持,我挑选更换为 Intel E-2136 6 核 12 线程处理器。该处理器核心数量多、缓存大。价格相对比较便宜。CPU 兼容性测试推荐列表见下图。顺便说一句,CPU选择无核显版本的就可以了,因为 Gen10 Plus 没有提供核显供电,所以选择带不带核显的 CPU 其实都一样。内存更换为 2 条三星 DDR4 32G 2666 ECC 内存,共 64G。
屏幕上盖采用磁吸式固定,通过触点方式连接,线材集成在上盖部分,采用 USB 2.0 九针接口与Micro USB 接口提供信号传输及供电,连接至附带 HUB 即可,连接方式非常的方便快捷,另冷头部分有散热风扇,可给到 CPU VRM 供电模组的周边部分进行散热。
取下前置面板面罩,里面是 4 个 3.5 英寸硬盘位,虽然说为了压缩体积,采用了 2+2 横置硬盘设计,但依旧保留了硬盘滑轨螺丝和硬盘快装卡扣,细节拉满。机器很好拆开,拧掉机箱背部两颗蓝色手拧螺丝,向外轻轻一推,取下面罩,机器内部映入眼帘。接着拧下背板的两颗黑色固定螺丝,可将主板从机箱里横向拉出,方便更换硬件。CPU,LGA1151 接口,因为我购买的是低配,自带的 CPU 型号为 G5420。在机身左侧为内存插槽,最大支持 2 x 32GB DDR4 2666 ECC 内存。主板上,还有 1 个 PCIe Gen3 插槽,1 个板载内置 USB 2.0 接口。由于机身内部空间有限,PCIe 插槽仅支持半高卡,可以安装显卡或者其他扩展卡。

显卡供电给了两个选择,直插(6+2)pinx2和90° 8pin歪脖子,应该是为了应对不同电源接口朝向的显卡,如果是linux的驱动策略的话,650W的电源是理论支持3090的,不过超频版就比较困难了。其实这个机器的绝配是RTX A6000等一系列专业卡,公版长度+严格的Bios策略+专业性能,可以完美发挥机器的工作站属性。打开计算板的盖子,可以看到内部的接口了,M.2都给了散热片,支持PCIE4.0硬盘,内存使用的是DDR4 so-dimm。还能透过散热片看到下面的LGA1700接口,有一个买了飞龙的朋友换了12400也用的挺开心,这一代的LGA1700确实是个相对上代非常大的优势。

追风者 G360A的IO布置在了顶部右侧,提供可1个3.5mm音频插口,2个USB3.0接口,同时还有灯光颜色和模式切换按钮,机箱自带的5V 3针ARGB控制功能,通过接入机箱灯控接口,实现灯效同步。追风者 G360A在防尘方面也是下了功夫,机箱顶部布置了磁吸式防尘网,底部电源进风口位置布置了抽拉式防尘网。底部的四个支撑脚配置了减震防滑胶垫,进一步减少共振和防滑性能。追风者自家白色的电源就这么一款,海韵代工,品质上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10年质保,80金牌认证,1000W的功率,全模组设计,对于12700K+Z690+3070可以说是轻轻松松了。

正面照,官方图里面我看到这个机器的脑袋是凹进去不对称的,拿到手发现确实如此,这源于顶部外壳不对称设计,正面的IO隐藏在下面,中间这个六边形按键是开机。拆开后盖即可打开机盖,这个侧板的机械配合做得非常好,盖上不会松动,移除的时候也不会卡住,奇妙的intel机械设计。移除了两个侧板就能打开上盖,这上盖是掀开的,这个区域上有三个风扇,是这个机器的散热核心,飞龙峡谷的计算板是涡轮直排内部的(因为背面全是IO...)所以排热的工作就交给这些风扇了。电源的接口也在风扇这个模块上,上面还绑了一个东西, 不知道是滤波电容还是其他的什么。背面PCIE挡板使用了防脱落的设计,免得用户把这个固定挡板弄丢了。

与RTX 3070 联名显卡不同,改进的大尺寸接触底座直接全覆盖到了显存,GPU 核心散热与显存一视同仁,整组散热器搭载6根6mm热管. 最中心位置的三条热管在近核心侧的散热片位置先以C型弯折并彻底贯通,让两则的鳍片充分协助提高散热效能,在散热的设计上,可谓诚意满满。主机散热系统 以上下对流+后进风道为主,顶部安装三只利民TL-C12 PWM 风扇出风,C12 有着不错的风压性能,利用较高的风压让机箱内部快速形成负压对流。后进风考虑的是给CPU 辅助降温(补充冷空气),如果后进添加一只12cm风扇 (或者同时底部添加进风风扇)降温效果将会更好的,但考虑整机以纯对流 散热为主,期望尽量减少灰尘的入侵。

喜迎2021
皇御环球邀您共赴新年之约
新年贺礼精心打造,真诚祝福独家定制
中国大陆(+86)
输入注册开户的手机号码
获取验证码
中国大陆(+86)

* 以上信息登记后无法修改,请确认后提交

填写收件信息,免费登记领取
新年贺礼将于12月陆续寄出
用户中心查看寄送状态
查看活动细则
感恩信赖
我们一直在为您做得更好
7年精彩翻涨,幸与您共同见证市场芳华
此次带来分型工艺最新推出的Pop XL Air 全黑化机箱的装机展示。Fractal Pop XL Air作为一款中塔机箱,相较Pop Air增加了对360一体式水冷的支持,全黑化的内部设计搭配上4把ARGB风扇,低调而不失质感,机箱前面板采用了网状设计,增加了气流流动性,也能露出风扇灯效,机箱尺寸为520 × 522 × 230 mm,最大支持E-ATX主板安装,风冷散热支持到185mm,显卡最长支持到455mm,电源最长支持到205mm。硬件方面,此次依旧是英特尔12代平台,主板为微星 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 刀锋钛。 方形按键按下有很大的阻尼,但不要怀疑,继续大力出奇迹。完全按下以后,上方的机箱盖被顶起,之前的阻尼就是来自于上部机盖的卡扣锁定;上方机箱盖同时也是标配14CM PWM风扇的所在。这个风扇4PIN接口连接着Corsair One的CPU以及GPU冷泵,可谓是整机散热的肱骨部件;卸下上方盖子,俯视机器内部。忽略没有做上色的主题框架,整体可以说非常规整。一侧是CPU仓,另一侧是GPU仓,两部分背靠背纵向形成机器基本结构;先展开CPU一侧。卸下唯一的固定螺丝,一侧的机箱板就可以向侧方展开。冷排与泵头相连的水冷管,恰好在此时起到了临时支撑作用。 接口部分,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足够日常使用,并且带有BIOS更新按钮和对应的USB接口。内存为宇瞻 暗黑女神 NOX 白色 DDR4 3600 8GB × 2,适合搭建白色风格的主机。内存顶部的导光带,面积宽大,导光效果不错。影驰 GeForce RTX 3060 金属大师 Mini(FG),FG是“For Gamers”的缩写,显卡非常小巧,长度仅为16.8cm,高11.5cm,宽4cm。整个散热罩为金属材质,质感满满。显卡顶部,有Geforce RTX的字样,下方为影驰logo。追风者 GLACIER ONE 240M25 光影白,包装正面有散热器照片,颜值很高。冷头部分,中间有追风者logo,带有磁吸设计,能吸住冷头盖板。 索尼WF-1000XM4,使它如此独特的部分原因是记忆泡沫般的耳塞,它感觉像枕头,不过有点麻烦,随着我们戴这款耳机的时间越长,耳朵的形状也就越大。改进后的设计也与耳机的高舒适度有很大关系。抛弃WF-1000XM3的细长形状,改用更传统的椭圆形形状是更实际的选择。舒适度的另一部分是聆听体验,WF-1000XM4不会令人失望,其身临其境的高分辨率声音和主动降噪(ANC)可与大多数耳罩式耳机相媲美。在舒适度方面,这款耳机与Apple AirPods Pro不相上下。XM4舒适地放在耳朵上,几乎不会对耳朵施加压力,让我们全天长时间佩戴它们。
创16作为ProArt系列里目前唯一的笔本产品,此前评测室已经带来过老款的精彩表现,那么随着2022版本的来临,笔记本屏幕采用了16:10设计。左右两侧边框厚度实测约为8。5mm。屏幕下边框实测约为23mm,很遗憾并没有采用全面窄边框设计。底边中央印有黑色的ASUS LOGO。屏幕上方内置HD高清IR摄像头和麦克风阵列,支持人脸识别。同时摄像头设计有物理防窥开关。B/C面转轴过渡区留白虽然没有采用收窄的紧凑设计,但整体来说也不算太宽。
过去的十多年里,有关Intel将重回独立显卡市场的消息从未间断,但相关的产品却无一例外地胎死腹中。尽管这样重复的历史随着2020年末Intel正式面向OEM出货代号名为DG1的Iris Xe MAX专用显卡宣告结束,且Intel随后又在2021年宣布Arc(锐炫)显卡品牌。但台式机相关的独立显卡产品似乎又陷入难产之中。当大家逐渐开始怀疑Intel又要重回老路的时候,2022年中,Intel与自家显卡产品的首家核心合作伙伴,一家名为GUNNIR蓝戟的新锐国产厂牌携手,正式推出并在中国市场发售了定位主流入门型的Arc A380独立显卡。其基于Intel新一代Xe HPG架构,,采用TSMC N6(6nm)工艺,芯片型号名为ACM-G11,拥有2组Render Slice,对应8个Xe-core和8个光追单元。搭配96bit GDDR6显存,PCIe 4。0 x8接口界面,编解码支持度上则是搭配了2个可支持包括H。264, H。265, VP9和AV1格式在内,最高8k60 12-bit HDR解码和8k 10-bit HDR编码的Xe媒体引擎。
这颗锐龙7 5800X3D处理器,属于目前AMD最强游戏处理器。也是一款非常特殊的产物,核心数量和锐龙7 5800X一样,同样是8核16线程,主频相对还低一些,基础频率3.4Ghz,加速频率4.7Ghz。3D V-Cache的加持,让这颗处理器拥有了两倍于5800X的L3缓存,达到了96MB,增加的容量可以增加缓存命中率,内核可以降低从内存调用数据的频率,简单点来说,可以明显提升游戏性能。虽然主频有所降低,增大L3缓存,在游戏性能有上提升明显,但是在内容创作方向帮助不大。AMD这波推出的三款显卡涵盖了1080P、2K、4K分辨率下的游戏场景,手头这块华硕 DUAL-RX6750XT-O12G则是主打2k分辨率,采用的是RDNA2架构,支持DX12U、DS API全新特性,实现了对DirectX光线追踪、可变速率着色、网格着色器、采样器反馈等技术的支持。
RZ-S500W 已通过 IPX4 认证,因此可以承受一些水花。然而,耳机的设计可能会对舒适性和使用性造成不利影响。必须仔细选择正确的耳塞。当然,制造商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非常注意为RZ-S500W配以五对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一旦选择了正确的耳塞,入耳式的舒适度就令人满意了。耳机不太具有侵入性,压力感相对得到控制。另一方面,触觉表面的过度敏感则更成问题。通过操作耳机触发无意命令的情况并不少见。除此之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控制,RZ-S500W的操作起来也令人愉快。在连接性方面,我在测试期间没有注意到任何稳定性问题。
操作过于频繁,请拖动滑块完成校验,再重新提交验证码。